全球氣候變遷已成為本世紀最嚴峻的挑戰之一。科學證據明確指出,人類活動,特別是燃燒化石燃料,導致溫室氣體濃度急劇上升,進而引發全球暖化、海平面上升、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等一系列問題。
在全球追求淨零碳排的浪潮下,企業不再能置身事外。來自政府法規、投資者壓力、供應鏈要求以及消費者意識抬頭等多方面的力量,正驅使企業將碳管理納入核心營運策略。
人工智慧(AI)技術以其強大的數據分析、模式識別、預測優化能力,為企業應對碳管理挑戰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。AI可以在碳管理的各個環節發揮關鍵作用,形成一個整合性的智慧管理框架。
碳排放監測是企業實現碳管理與減排目標的基礎。唯有準確掌握碳排放的來源、數量與變化趨勢,企業才能制定有效的減排策略,評估減排措施的成效,並符合日益嚴格的法規要求與資訊揭露標準。
然而,傳統的碳排放監測面臨諸多挑戰:
AI技術正徹底改變碳排放數據的收集與分析方式,使其更加自動化、精準與即時:
工研院開發的「智慧減碳排程系統」,針對航運業的減排挑戰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。該系統運用數學模型最佳化手法,結合網站產出排船配單結果,為航運企業提供精準的船隊規劃決策,包括:
系統的核心是一套基於機器學習的預測模型,實施結果顯示,採用智慧減碳排程系統的航運企業,平均可減少10-15%的燃油消耗與碳排放,同時提高5-8%的運輸效率。
能源優化在全球減碳戰略中扮演著核心角色。根據國際能源署(IEA)的研究,能源生產與使用相關的活動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約73%,這使得能源系統的優化成為實現淨零碳排目標的關鍵路徑。
能源優化的重要性體現在多個層面:
建築部門消耗了全球約40%的能源,產生約1/3的溫室氣體排放,是能源優化的重要戰場。建築能源管理系統(BEMS)結合AI技術,正在徹底改變建築的能源使用方式。
AI驅動的智能BEMS核心功能:
工業部門是能源消耗與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,佔全球終端能源消耗的約37%。工廠能源管理系統(IEMS)結合AI技術,正在為工業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能源優化機會。
AI驅動的IEMS關鍵應用:
電力系統是能源轉型的核心,而AI技術正在加速智慧電網的發展,使電力系統更清潔、更高效、更可靠。
AI在智慧電網中的關鍵應用:
碳足跡計算是企業碳管理的基石,它提供了量化、追蹤和管理溫室氣體排放的方法論框架。準確的碳足跡數據不僅是制定減排策略的基礎,也是滿足監管要求、回應投資者關切和提升品牌形象的關鍵。
然而,傳統的碳足跡計算面臨諸多挑戰:
AI技術正徹底改變碳足跡數據的收集與分析方式,使其更加自動化、精準與即時:
傳統的碳足跡計算往往是一個耗時、費力且容易出錯的過程,需要大量的人工數據收集、處理與計算。AI驅動的自動化碳足跡計算系統正在徹底改變這一現狀。
自動化系統的主要功能:
例如,以員工搭乘計程車並向公司報銷為例,當員工使用企業簽單、系統成立用車報銷單後,AI系統將自動計算形成碳排放數據,並於後台分類計算碳排放資料,無需任何人工干預。
隨著企業碳管理需求的日益複雜化,單點解決方案已難以滿足全面碳管理的需求。AI驅動的碳管理整合平台應運而生,它將碳排放監測、能源優化、碳足跡計算等功能整合在一個統一的平台中,實現端到端的碳管理。
整合平台的核心架構與功能:
實現碳中和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,需要制定科學、可行的長期策略。AI輔助工具正在革新碳中和策略的制定過程,幫助企業與組織設計最優的減排路徑。
AI在碳中和策略制定中的應用:
Google部署了DeepMind開發的AI系統,優化數據中心運行:
成效:AI系統將數據中心冷卻能耗降低了40%,整體PUE(電能使用效率)提升了15%,每年節省數億度電,減少數十萬噸碳排放。
中鋼導入AI技術提高鋼鐵燒結製程良率:
成效:每年減少約2.2萬噸的碳排放,燒結良率提高了5%,能源效率提升了8%。
遠傳電信面臨著提高網絡能效與維持服務質量的雙重挑戰:
成效:該系統每天降低了25%的RAN能耗,年減少碳排放約5,000噸,同時網絡性能指標保持穩定。
本影片介紹最受企業歡迎的「AI淨零碳系統」,詳細說明AI如何協助企業進行碳盤查、減碳與碳資產管理,提供完整的系統功能與應用場景展示。
本影片為「AI x ESG 雙軸轉型迎戰企業永續競爭力系列論壇」的精彩內容,邀請產官學研淨零碳排專業權威透視企業淨零軌跡,分享如何掌握綠色轉型助力,解鎖新能源再進化。
本影片詳細介紹碳管理技術中IOT與AI的應用,說明這些前沿科技如何協助企業實現淨零目標,包含實際案例分析與技術原理解說。
本影片帶你掌握AI如何在淨零策略中發揮強大作用,不僅協助企業減碳,更創造實質經濟效益。內容包括淨零的定義、儲能與能源管理等關鍵主題,提供企業實踐淨零轉型的具體方法。
評估您的組織在導入AI碳管理解決方案方面的準備程度。回答以下問題,獲取個性化建議。